知识科普

为“健康中国”眼健康保驾护航

珍爱“视”界,守护心灵的窗户——全面护眼健康科普


分类:

发布时间:

2025-04-22

来源:


当今社会,随着学习、娱乐、工作的电子化普及,用眼过度已经成为大众面临的共同问题。据中华眼科网统计,全国近视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30%,城市近视人口比率更是高达33%,小学生佩戴眼镜的比例为30%,中学生为50%,大学生更是达到了75%。全国近视眼发病人数高达3.6亿,人数居世界之首。
认识眼睛的重要性
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美丽的世界,是光线通过眼球的晶状体等结构,使物体像拍照片一样投射到视网膜上,然后转换成信号传入到大脑中的视觉神经。这一过程看似简单,实则复杂且精细。因此,任何影响光线传递和信号转换的因素,都可能对我们的视力造成影响。
用眼习惯与护眼知识
1. 合理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
当今社会,电子产品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然而,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对眼睛造成极大的负担。因此,控制使用时间显得尤为重要。学习使用电子产品时,单次使用不宜超过25分钟;娱乐使用时,单次使用不宜超过15分钟;每天累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,未成年人更是应控制在1小时以内。同时,使用电子产品时,屏幕中心的高度应与眼球同高或略低,以减少眼睛的疲劳。
2. 选择合适的屏幕
上网课时,应按照“宁大勿小”的原则选择屏幕。屏幕大小的顺序依次是投影、电视、电脑、平板电脑、手机。大屏幕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,减少眼睛的疲劳感。
3. 注意光线与反光
光线对眼睛的影响不容忽视。光线太弱或太强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。因此,应保持光线充足且舒适,避免反光。书桌边应有灯光装置,以减少反光对眼睛的伤害。晚上使用电子产品时,应开灯并适当调暗屏幕亮度。
4. 端正坐姿与阅读姿势
坐姿端正与否直接影响到眼睛的健康。看书写字时,应养成“一尺、一寸、一拳”的习惯,即眼离书本一尺左右,身体坐正离书桌一拳,手指握笔一寸。同时,看书距离应适中,一般以30公分为准。
5. 遵循“20-20-20”护眼法则
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,应向20英尺(约6米)外远眺不少于20秒。这一法则能够有效缓解眼睛的疲劳,预防近视的发生。
6. 户外活动与运动
定时参加户外活动并加强运动,能够达到“目”浴绿植、放松睫状体等眼部肌肉、保护视力、预防近视的效果。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是减少和控制近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。
7. 视力检查与科学矫正
每年固定进行1-2次视力检查,及时发现视力问题并进行科学矫正。一旦发现视力下降,应及时就医,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矫正。

北京眼视光 • 眼健康保驾护航

全部
  • 全部
  • 产品管理
  • 新闻资讯